在绿色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一种创新性的储能项目正在山东肥城悄然运行。图为技术成功中标中电建肥城2×300MW(一期)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将三维数字化技术深度应用于这一新型储能领域。今天,让我们一同探秘这座藏在千米地下的"超级充电宝"。
位于山东肥城经济开发区的这一项目,外观普通却能量巨大。由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
它不燃煤、不烧气,而是创新利用地下千米深处的盐穴,通过压缩空气实现能量储存,堪称一座硬核的“城市充电宝”。
作为中国电建集团探索绿色能源新路径的示范项目,它也是电建新能源集团在山东打造区域“联营”一体化项目群、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与储能协同发展的核心工程。
(图片来源:电建新能源公司)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利用波谷富余电力将空气压缩储存于盐穴内,波峰时释放高压空气推动膨胀机发电,以实现弃风弃光的就地消纳和电力削峰填谷。
整个过程通过空气的压缩和释放,实现电能的时空平移,完成电网的"削峰填谷"。
该项目入选山东省新型储能首批示范项目,是中国电建集团在压储领域的开局之作,代表了中国电建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技术沉淀和突破。
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基于沉渣空隙盐穴的高参数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路线,应用300MW级全水介质大容量高温高压非补燃先进绝热系统,配置2台单机容量为300MW/1800MWh的储能机组,充电8小时、发电6小时,设计电—电转换效率不低于70%。
(图片来源:央视网图说盐穴压缩空气储能)
图为技术将在此项目中充分发挥三维数字化优势,将通过数字化设计及移交、可视化施工、智能化运维全过程数智化应用,致力于打造储能领域的数字化标杆。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电网调峰压力日益凸显。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等优势,可有效:
✅ 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缓解供需矛盾;
✅ 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减少"弃风弃光";
✅ 提供应急保障,提高供电可靠性。
预计到2030年,新型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这座藏在千米地下的"超级充电宝",不仅代表了能源存储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展现了数字化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而图为技术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为这一进程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