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之约如期而至。
12月8日,由深圳图为技术有限公司举办的“数以智用 知行并进”为主题的三维数智工程创新大会在广东汕头召开。来自核电、煤炭、冶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单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与会代表一同分享了工业领域三维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成果与心得,进一步挖掘数智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本次大会图为技术副总经理卜友竹发布了国产三维实时光追引擎T-3Dx ,会议由图为技术工程研发中心经理沈眈主持。
开场致辞
图为技术总经理邱永生向莅临现场的嘉宾与代表致欢迎辞,他在致辞中表示,工程领域的三维软件长期被国外所垄断,许多工程项目用到的国外工业软件需要通过支付巨额费用来获得使用权,甚至可能面临断供的风险。突破核心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三维软件国产化是公司成立的初衷。经过团队的努力,公司在成立初期攻克了大模型三维渲染能力的“卡脖子”问题,推出图为的第一代三维引擎。路虽远行则将至,独自行速,众人行远,图为技术希望能够继续在行业深耕,与各合作伙伴携手为工业软件国产化作贡献。
会议特邀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信息化专委会原秘书长肖心民作为嘉宾代表为大会致辞。肖心民首先对图为技术的邀请表示感谢。
随后,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一是核能作为中国现代领域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我国核电机组运行业绩处于世界第一梯位,核能已成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体系的重要支撑;二是在当前核能行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大好形势下,发展自主可控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和产品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核电数字化转型整体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仍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制度融合是数据融合的基础,两者结合才能破除信息误导和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有效地开放与共享;三是核能产业是我国少数几个能够在世界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领域,核电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一代代核电人通过自主创新使我国核电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飞跃。
最后,肖心民对图为技术寄予美好祝愿,希望公司团队能够在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中继续施展才干,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光发热。
主题演讲
本次大会邀请了在三维数字化和智慧化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独特见解的行业代表发表演讲,共同探讨如何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寻求创新与突破。
电力行业信息化标准委员会副主任王聪生围绕“数字孪生技术现状及发展、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电厂数据的基因编码:RDS”等三个方面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展开介绍。他指出,数字孪生随着建模、数据采集、算法、互联网等技术更新迭代而不断突破发展,目前在各行业均有所实践。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数字孪生需要通过统一的参考标识(RDS)来建立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的联系。
电力行业信息化标准委员会副主任王聪生围绕“数字孪生技术现状及发展、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电厂数据的基因编码:RDS”等三个方面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展开介绍。他指出,数字孪生随着建模、数据采集、算法、互联网等技术更新迭代而不断突破发展,目前在各行业均有所实践。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数字孪生需要通过统一的参考标识(RDS)来建立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的联系。
图为技术产品总监王娟在会上介绍了三维数字化工厂信息管理平台T-Plant OS。她表示,世界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经历了数次的关键转折,我们经历着新的数字化时代转折。图为技术三维数字化工厂信息平台作为大生产时代到数字化时代转折的工具,始终专注于三维图形及工厂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的技术,不断挖掘行业需求,为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发展助力。
本次大会还创新地将会议现场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同步在屏幕上呈现,实现视频融合。“我们常常在思考有没有一种技术,把人的世界、模型的世界和数据的世界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万物智联。”王娟在展示视频融合的时候说道。这是将现实世界与模型世界产生关联的一次尝试,利用视频的分析技术能够实时分析现场的数据与状态,相信这一技术未来能够在更多的场景中应用。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信息部数字工程中心雷亚雄表示,“以T-Plant三维引擎为核心,打通与院工程数据中心、各专业数字化设计平台的接口,实现各专业协同以及对数字化成果的质量管控。”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产力,未来的数字化设计校审将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惠州项目部安装主任工程师李金磊在会上作了“BIM技术在‘华龙一号’核电工程中的实践及应用”的分享。他表示,BIM(建筑信息模型)平台在实际业务应用中能实现数据贯通、配置管理、3D轻量化展示、进度协同、成本协同、数字化移交六大功能。进入数字化建造新阶段,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协同、成本协同以及数字化交付是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图为技术销售总监吴楠在下午的会议中带来题为《不负韶华 图有所为》的开场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每一个时代的变革都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是产业的迭代升级,我们能够在这变革的时代中发挥出更多的想象力。随着工业4.0浪潮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行业深入数字化转型之中,图为技术从成立之初就坚持打造适应工业行业的数字孪生平台,坚持产品的迭代与更新、技术的投入与升级,希望未来能够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建设继续发挥自身的价值。
中冶赛迪集团数字化中心数字化交付板块主管邵喆结合公司与图为技术利用三维引擎开展的项目案例进行分享,并从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运维三个方面介绍了公司项目如何在应用中实现数字化。“近年来,中冶赛迪在众多海内外大型项目的全周期、各环节开展数字化实践,‘对内效能提升、对外价值创造’,走出一条数字化赋能工程项目管理的特色之路。”
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高级主管工程师王浩作了“核电数字化移交与运维应用一体化平台探索与实践”的分享。他在分享中提到,核电产业的研发、设计、建造、运维和退役是一个整体,每一步都环环相扣,互相关联。在国家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建设数字中国的建设背景下,核电行业也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的新局面,通过数字化移交运维应用,让核电全生命周期的统一化管理成为了可能。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中心副主任张树森作了“自主可控工程数字化技术助力煤炭企业智能化建设”的主题介绍。他表示,公司作为勘察设计企业,逐渐形成自身的转型模式:以设计业务为抓手,驱动二维升级三维数字化设计,在工程项目中应用数字化设计成果开展数字化建设管理和数字化移交,为用户打造数字化工厂进行数字化生产,最终实现设计企业自身和用户企业的协同转型。
图为技术首席架构师涂红兵在会上分享了智慧检修业务在水电行业的应用实践,他指出,当前水电行业检修业务存在发电机组缺乏准确的在线监测和评估、事后维修和周期性定检为主,预防维修不足、备品备件无法准确估计的三大痛点,T-Plant平台基于现有的痛点提出状态实时监测、辅助检修决策以及全过程管控的解决方案。通过展示数字化智慧工程在具体行业中的实际应用,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数字化工厂的高效与智能。
产品展望
在会议最后的环节,图为技术解决方案部总监陈俊宇和解决方案部工程师杨俊毅分别介绍了公司新一代三维工厂设计平台T-Designer以及个人三维模型审查软件T-Works,两人对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畅想。
陈俊宇从工厂设计用户需求、市场相关产品的特点两个角度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设计软件的现状,图为技术希望结合当前背景构建以“全面支持大型复杂工程、国产化自主可控、基于知识规则重塑用户体验”为定位的新一代三维工厂设计软件T-Designer。T-Designer将以新一代光线追踪引擎T-3Dx、多源数据融合引擎、工作流引擎和异地协同能力为基础支撑;以T-Plant在市场上积累大量经验为辅助,为用户提供几何造型引擎、几何约束求解器、操作控制器、二维图形引擎等方面的技术支撑。最后,陈俊宇结合公司工厂设计平台的规划,对产品未来的发展前景寄予信心,相信属于图为技术自主研发的国产化工业设计软件在未来也能登上世界的舞台。
杨俊毅在会上表示,目前设计软件行业主要由国外厂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CAD设计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产品种类繁多、解决方案繁杂等问题让CAD数据交换变得困难,使得模型的精度和属性信息无法保持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付费订阅模式使用户被动地处于弱势地位。基于种种行业现状,需要一款无损兼容多源模型的软件来解决行业的困扰,个人三维模型审查软件T-Works由此而生。
三维模型审查功能的目前仍在迭代完善,T-Works 1.0预计将在2024年春季在图为技术官网首发,供用户免费下载,产品后续也将结合用户意见持续维护与更新。
产品演示
图为技术还在会场外设置产品演示区,供与会来宾体验三维数字化工厂信息管理平台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了解公司产品在各行各业的典型案例。现场吸引了不少来宾驻足观看、咨询交流以及深入体验。
不负韶华,图有所为。本次大会的举办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合作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窗口,为我国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图为技术将继续深耕行业,发挥技术和产品优势,为中国工业技术和设计软件实现自主可控作贡献。